予目时患炎症,岁必一二回,恒以为常。医云此用目过度之故,苟不调剂,未必不有盲日。今复觉有异,似症又蠢蠢将作,为赋2001.10.11 其一

穷磨旧卷与谁同,绕屋扶疏五柳空。
一岁一回红眼病,渐行渐向白头翁。
全球化已来中国,现代性真胜古风?
此事详推我深恐:人和世界两盲聋。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现代人的视角,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当代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困境。

开头两句"穷磨旧卷与谁同,绕屋扶疏五柳空"描绘了一个孤独读书人的形象:整天埋头苦读古籍,身边连个交流的人都没有,院子里象征隐士生活的五柳树也显得空荡荡。这里暗示现代读书人既失去了古人那种闲适的生活,又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中间四句直白地写出了现代人的健康危机:"一岁一回红眼病"说的是每年都要犯的眼疾,"渐行渐向白头翁"则感叹自己未老先衰。诗人把个人病痛和时代变迁联系起来,用"全球化"和"现代性"这两个时髦词汇,质疑这种进步是否真的比古代更好。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仔细想想真让人害怕,现代人看似眼界开阔,实际上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都很盲目。就像患了眼病一样,既看不清外界,也看不清自己。这种"双盲"状态,正是当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全诗用日常语言写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把个人病痛上升为对时代的思考,既有自嘲意味,又发人深省。诗人用"红眼病"这个常见病症,巧妙比喻了现代人认知上的局限,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深刻的人生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