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用陶润山师韵

曲罢钧天梦亦清,征车衔尾又南行。
频经聚散心如醉,小历荣枯气渐平。
荒冢白杨狐拜月,乱山黄叶雁巡更。
敝裘自不禁宵冷,莫怪霜风太薄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南下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人生起伏的感慨和对世态炎凉的体悟。

开头两句写诗人从美妙的音乐中醒来("曲罢钧天"指仙乐停止),梦境消散后又要启程南下。"征车衔尾"形象地描绘出车队首尾相接赶路的场景。这里透露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留恋和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频经聚散心如醉"说经历了太多离别,心都麻木了;"小历荣枯气渐平"写看淡了人生起落后,心态变得平和。这两句道出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心境变化。接着用"荒冢白杨"和"乱山黄叶"两个萧瑟的秋景,配上"狐拜月"、"雁巡更"的意象,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暗示人世的无常。

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诗人说自己穿着破皮袄("敝裘")本来就挡不住夜寒,所以不要怪秋霜寒风太无情。这实际上是借物喻人:人生本就艰难,不必抱怨命运残酷。这种坦然接受的态度,反而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

全诗通过旅途中的景物描写,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诗人从感慨到释然的心路历程。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看透生活依然热爱生活"的智慧——承认世间冷暖,但不因此消沉,而是以平和心态继续前行。这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正是这首诗最珍贵的品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