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宿幡竿岭

长笑飞刍馈六军,也驱疲瘁逐征尘。楸林卓帐秋风夜,山鸟惊啁可笑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军队行军驻扎时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反差感传递出战争背后的辛酸与讽刺。

前两句"长笑飞刍馈六军,也驱疲瘁逐征尘"写军队的补给运输。表面上看起来粮草快速运往前线很风光("长笑飞刍"),但实际上押运的民夫们疲惫不堪("疲瘁"),被迫跟着大军在尘土中奔波。这里用"笑"字暗含讽刺,表面热闹背后是百姓的苦难。

后两句"楸林卓帐秋风夜,山鸟惊啁可笑人"转到夜晚宿营的场景。士兵们在楸树林里搭帐篷过夜,秋风瑟瑟中,突然被山鸟的叫声惊醒。这里用"可笑人"这个反转——本该是军人惊扰鸟类,结果反而是鸟叫声吓到了军人,暗示军人其实也是被战争裹挟的可怜人。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笑"字贯穿全诗,表面是热闹的行军,实际是苦涩的反讽 2. 通过山鸟与军人的角色错位,展现战争中的荒诞 3. 短短四句就写出了从白天行军到夜晚宿营的完整场景 4. 没有直接批评战争,但通过疲惫的民夫、受惊的士兵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对普通人的伤害

这种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写法,让读者在看似平常的行军场景中,体会到深刻的人文关怀。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