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门。夫差

信听谗言疾不除,忠臣须杀竟何如。
会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颜见子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故事,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听信谗言害死忠臣,最后自食恶果"。

前两句说夫差最大的问题:他像得了病一样沉迷听小人的坏话(谗言),把忠心的大臣伍子胥给杀了。作者用"疾不除"这个比喻很形象——就像生了病不肯治,非要把自己作死。

后两句是因果报应:等越王勾践从会稽之耻中翻身(用"雪"字形容洗刷耻辱很生动),夫差兵败自杀时,作者想象他死后没脸见伍子胥。"泉下胡颜"这四个字特别有意思:你在地下(泉下)怎么好意思(胡颜)见被你害死的忠臣?就像现在人说"你还有脸见他?"

整首诗用对比手法: - 活着时威风杀忠臣 vs 死后没脸见忠臣 - 当初的胜利(会稽之耻)vs 最后的惨败 像讲一个完整的因果故事,告诉我们:领导听信谗言、残害忠良,最终都会自食恶果。这种历史教训放在今天职场、生活中也一样发人深省。

最妙的是最后一句的想象,让读者仿佛看到夫差在地府羞愧难当的画面,比直接说"他罪有应得"更有冲击力。

周昙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