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姬临池

鸿鹄歌残事已危,空将赵国付期期。
主张一子犹无策,底用重临百子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西汉戚夫人的悲剧故事,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现实。

前两句"鸿鹄歌残事已危,空将赵国付期期"说的是:戚夫人教儿子唱《鸿鹄歌》想争取太子之位,结果反而加速了自己的危机。刘邦死后,她儿子刘如意虽然被封为赵王(赵国),但终究难逃吕后的毒手。"期期"是口吃的意思,暗指反对立刘如意的周昌,也暗示事情注定失败。

后两句"主张一子犹无策,底用重临百子池"更直白:戚夫人把所有希望都押在儿子身上,却没有任何保全之策。就算她再去祈求多子多福的"百子池"(汉代求子的地方),又有什么用呢?这里讽刺她政治上天真,把命运寄托在虚无的祈求上。

全诗通过戚夫人的遭遇,道出一个深刻道理:在权力游戏中,光有野心不够,更需要智慧和手段。诗人用"百子池"这个细节特别巧妙,既符合历史背景,又形成强烈反差——求再多儿子也救不了眼前这一个,凸显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