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同阎古古周长孺诸子集东林时予将适江左

远公何代留荒寺,尚有吾徒风雨来。
构火肯因今世热,持醪莫尽古狂哀。
枌榆猛士谁相识,莲菊遗民总浪猜。
江左频年征戍倦,不妨鸥鸟自徘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在风雨中造访荒废古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坚守文化精神的感慨。

首联"远公何代留荒寺,尚有吾徒风雨来"用设问开头,说这座荒寺不知是哪位高僧留下的,但今天仍有我们这群人不畏风雨前来拜访。这里既点明地点,也暗示了文人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中间两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诗人的思想: "构火肯因今世热,持醪莫尽古狂哀"说我们生火不是为了取暖,喝酒也不是要学古人借酒消愁,表明他们聚会不是为了世俗享乐或消极避世。 "枌榆猛士谁相识,莲菊遗民总浪猜"用"猛士"和"遗民"的对比,说当今乱世中,真正的英雄无人赏识,而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又常被误解。

尾联"江左频年征戍倦,不妨鸥鸟自徘徊"将视线转向江南战事,说连年征战让人疲惫,但诗人仍希望能像鸥鸟一样保持自由自在的心境。这里"鸥鸟"的意象特别生动,象征着超脱纷争的精神追求。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荒寺、风雨营造出沧桑感 2. 通过"火"与"酒"的日常事物写出深层思考 3. 结尾的鸥鸟意象给人希望 4. 在战乱背景下展现文人坚守文化传承的担当

诗人没有直接批判时局,而是通过一次文人雅集的场景,含蓄地表达了对文化精神的坚守和对和平的向往,这种含蓄深沉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