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

星明天宇迥,山驿鼓初发。
行人稍已动,露气漫野白。
方塘浸道隅,荒荒似寒月。
日出炊烟横,鸡声隔林樾。

现代解析

这首《晓行》描绘了一幅清晨行路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美好。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星明天宇迥”:
星星明亮,天空高远。这句诗描绘了夜晚到清晨过渡时的星空,星星逐渐隐去,天空变得明亮。

2. “山驿鼓初发”:
山里的更鼓刚刚敲响。这说明时间尚早,人们刚开始起床,准备开始新的一天。

3. “行人稍已动”:
路上的行人开始行动了。这反映了清晨人们开始活动的情景。

4. “露气漫野白”:
露水在田野上弥漫,使得田野看起来一片白色。这表明天刚蒙蒙亮,早晨的露水还未蒸发。

5. “方塘浸道隅”:
道路旁的小池塘映出清晨的光影。这里用“浸”字,形象地描绘出清晨光线与池塘水面的交融。

6. “荒荒似寒月”:
虽然天已亮,但四周仍显得荒凉,如同寒冷的月夜。这是因为清晨时分,太阳初升,光线还不够强烈,所以四周显得有些阴暗。

7. “日出炊烟横”:
太阳升起,村落里的炊烟袅袅升起,横在空中。这描绘了乡村清晨的宁静与和谐,人们开始做饭,新的一天正式拉开序幕。

8. “鸡声隔林樾”:
隔着树林,传来鸡叫声。鸡声是清晨的象征,表明新的一天开始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各种景象,如星空、更鼓、露水、池塘、炊烟和鸡声等,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清晨画面。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将清晨的宁静、清新和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