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开头用"阳春有脚"的拟人手法,把春天比作会走路的使者,带着生机渡过江来,让万物都焕发生机。这里既写实景,也暗喻教育如春风化雨。
中间四句展现了教书育人的场景:老师像弹琴一样循循善诱,用公正的标准(玉尺)衡量学生。桃李代指学生,他们成才让老师欣慰;而"失业萑蒲"可能指误入歧途的人,老师也为他们感到痛心。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老师的一个善念就能改变世界,就像君山的祥瑞之气笼罩着城市角落。这里的"君山"既是实指,也象征高尚品德。
全诗用生动的自然意象比喻教育,把严肃的育人工作写得充满诗意。通过对比成才学生和失足者的不同命运,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性,最后以充满希望的景象作结,给人以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