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慎伯居士

梅竹萧萧旧隐居,却依双树结精庐。
方酬南岳高僧偈,未得东山太傅书。
宾馆有田多种秫,柴门流水不为渔。
春风日日閒花落,三径无人为扫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清雅生活,充满了宁静淡泊的意境。

开头两句写居士的居住环境:梅竹环绕的老房子,旁边还有两棵大树,房子虽简朴却透着雅致。"萧萧"形容风吹竹叶的声音,让人感受到环境的清幽。

第三四句提到居士与高僧的交往,以及他尚未收到重要书信的现状。这里用"南岳高僧"和"东山太傅"两个典故,暗示居士虽隐居但仍与外界保持联系,过着半隐半仕的生活。

五六句写日常生活:院子里种着酿酒用的高粱,门前虽有流水却不以捕鱼为生。这两句展现了居士自给自足、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不为渔"特别点明他并非真正的渔夫,而是借隐居来修身养性。

最后两句用春日景象作结:春风天天吹落花瓣,门前小路无人打扫。这个画面既表现了隐居地的静谧,也暗含一丝寂寞之感。"三径"用的是陶渊明的典故,指隐士的家门。

全诗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闲适淡远,展现了传统文人向往的隐逸生活之美。诗中既有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也隐约透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淡淡惆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