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牛士良

咽咽铜虬水,浏浏青琐风。
掖斜观斗转,帘疏望月空。
出门步清影,循阶行露丛。
眷此光霁景,感予微眇躬。
观国岂非愿,怀亲方蔚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的庭院中漫步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复杂情感。

开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环境:铜壶滴漏的水声像呜咽("咽咽"形容水声断续),宫门缝隙透过的风轻快凉爽("浏浏"形容风声)。诗人斜靠在宫墙边看北斗星转动,透过稀疏的竹帘望着空中的明月。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寂静清冷的夜晚氛围。

中间四句转为动作描写:诗人走出房门,月光下的身影清晰可见,沿着露水打湿的台阶漫步。他沉浸在这月光皎洁的美景中("光霁景"指月光澄澈的景象),同时感受到自身的渺小。这里通过"清影""露丛"等意象,强化了孤独清冷的感受。

最后两句揭示内心矛盾:诗人明明怀着报效国家的愿望("观国"指心怀天下),却因思念亲人而愁绪万千("蔚忡"形容忧愁堆积)。这种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冲突,让整首诗在宁静的月夜画面下暗涌着深沉的情感波澜。

全诗妙在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活动自然融合:铜壶滴水声与风声构成听觉背景,星月清辉营造视觉画面,而沾露的台阶和孤独的身影,都巧妙烘托出诗人既向往建功立业,又难以割舍亲情的复杂心境。这种含蓄委婉的情感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唐肃

杭州钱塘人,字叔元。真宗咸平元年进士。为泰州司理参军,平反冤狱有声,就辟观察推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拜监察御史。累迁工部郎中、知洪州,改江南东路转运使,擢三司度支副使,官终知审刑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