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外至龙兴院作

朝游天苑外,忽见法筵开。山势当空出,云阴满地来。
疏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日暮香林下,飘飘仙步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从皇家园林到龙兴寺的游览经历,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开篇"朝游天苑外"直接点明清晨出游的场景,皇家园林的壮丽与寺庙的法会形成鲜明对比。"忽见"二字巧妙传递出偶遇寺庙活动的惊喜感。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意象构建出寺庙的幽静氛围:群山仿佛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云影铺满大地,清越的钟声在月光笼罩的佛殿回荡,幽幽诵经声让繁花环绕的经台更显静谧。这些画面既有视觉的壮美(山势、云阴),又有听觉的清净(钟声、梵唱),共同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

结尾处"日暮香林下"以时间转换自然收束,诗人沐浴着夕阳余晖,在香气氤氲的树林间飘然归去。"仙步"的比喻既呼应前文的寺庙景象,又暗含诗人对此番游历的珍视,仿佛短暂地体验了神仙般的逍遥自在。

全诗通过空间移动(天苑→寺庙→归途)和时间流转(朝→暮)的巧妙安排,将庄严的法事活动与清幽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让读者跟随诗人的脚步,感受从繁华到宁静的心灵之旅。诗中"疏钟""幽梵"等意象的运用,不着痕迹地传达出佛教文化特有的空灵之美。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