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鸣鴈行

邕邕鸣鴈鸣始旦。
齐行命侣入云汉。
中夜相失羣离乱。
留连徘徊不忍散。
憔悴容仪君不知。
辛苦风霜亦何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雁群为喻,讲述了一个关于分离与坚守的动人故事。

开篇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清晨时分,大雁们整齐列队,发出和谐的鸣叫声,结伴飞向高空。这里用"邕邕"形容雁鸣声,让人仿佛听到群雁齐飞的壮观景象。

但转折很快到来——夜深时分,雁群在飞行中意外失散。"中夜相失"四个字突然打破之前的和谐,让读者感受到突如其来的变故。失散的雁儿们徘徊不去,不忍分离,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就像我们生活中突然与挚友亲人失散时的不舍。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用拟人手法,说大雁憔悴的模样无人知晓,它们在风霜中辛苦坚持究竟为了什么。这其实是在借雁喻人——我们每个人不也常常在人生路上孤独前行,即便无人理解、前路艰难,依然选择坚持吗?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大家都见过的雁群景象,道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对团聚的渴望、面对分离的痛苦,以及在困境中的坚持。短短几句,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饱含深刻的人生感悟,让人读后产生强烈共鸣。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