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次白公严为寿韵

记青年充赋,曾射策,对严宸。便暮省朝台,才离*辖,又掌丝纶。狂愚岂胜时用,幸扁舟归去早知津。一任无钱使鬼,犹能有笔通神。交游萍水百年身。襟袂几回分。正雪后花前,江东渭北,嗟我怀人。澶渊召棠成颂,肯推扬余韵颂庄椿。老矣甘心伏枥,天衢行看翔麟。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一位历经官场沉浮的老人回顾一生的感慨之作,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复杂的人生体验。

上阕以回忆开篇,像老友聊天般说起年轻时的风光:曾经意气风发参加科举("射策"指应试),在朝廷任职,先后掌管过不同部门。但很快笔锋一转,用自嘲的语气说"狂愚岂胜时用"——自己性格耿直不适合官场,庆幸早早辞官归隐。最有趣的是"无钱使鬼"却"有笔通神"的对比,既说清贫现状,又透着文人以笔墨自得的傲气。

下阕转入对友情的怀念。把人生比作浮萍聚散,特别提到在雪后赏梅、把酒言欢的知交。中间突然插入"澶渊召棠"的典故(指北宋澶渊之盟后百姓歌颂仁政),像是暗含对朝政的期待。结尾处老骥伏枥的比喻很动人:虽然像老马般困于槽枥,却仍期待看到新一代如麒麟般腾跃——这既是自勉,也是对后辈的期许。

全词妙在把仕途失意写得豁达,把衰老写得充满希望。就像一位退休老干部喝着茶回忆往事,有自嘲,有怀念,最后眼睛还闪着光。那种看透世事后依然保持赤忱的心态,特别打动人。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