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凉至夜分闻笛声

独坐方亭海月孤,东风楼上报更壶。
香销人定凉初至,露下天高暑若无。
何处落梅吹绿水,几回高枕就青奴。
岭壖五月空惆怅,半夜鸡声起壮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夏夜乘凉时听到笛声的闲适场景,同时暗含了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淡淡愁绪。

前四句写景: 独坐在小亭子里,看着海上孤零零的月亮,听着远处城楼传来的打更声。随着夜深人静,暑气渐渐消散,露水降下,天空显得格外高远,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夏天的炎热。

后四句抒情: 不知从哪里传来《梅花落》的笛曲,像清风吹过水面。好几次靠着凉枕("青奴"指竹制凉枕)想睡,却被笛声吸引。五月的岭南让人感到空虚惆怅,但半夜的鸡鸣声又唤起了建功立业的雄心。

全诗妙在: 1. 用"海月孤""露下天高"等简洁画面,把夏夜凉意写得真实可感 2. "落梅吹绿水"把笛声比作随风飘落的花瓣,既写音乐又写凉风 3. 结尾转折精彩:从悠闲乘凉到壮志难平,就像被鸡鸣突然惊醒,留下余味

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把普通夏夜写得充满诗意,又在闲适背后藏着不甘平凡的抱负,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