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骞逸出鹿耳门闻信感作①

鹿耳频年瘴气侵,可堪元恶未成擒。
登城此日全无色,入汕当时苦用心。
残喘知随尘劫尽,馀波虑趁海潮深。
竟携党与同舟去⑴,不悔空挥百万金(吴福助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描写诗人蔡骞在经历了一段艰难困苦后,终于逃离困境的感慨。下面我来通俗易懂地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人提到了“鹿耳频年瘴气侵”,这里的“鹿耳”指的是一个地名,而“瘴气侵”则是指这个地区连年受到疾病的困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所处环境的痛恨和不甘。

接着,“可堪元恶未成擒”,这里的“元恶”指的是罪恶的根源,诗人认为这个罪恶的根源还没有被制服,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愤怒。

然后,“登城此日全无色,入汕当时苦用心”,这里的“登城”和“入汕”都是指诗人的行动,诗人表示自己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尽管身心疲惫,但仍然努力奋斗,全无惧色。

紧接着,“残喘知随尘劫尽,馀波虑趁海潮深”,这里的“残喘”是指诗人剩下的生命气息,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同时也担心着这场灾难的余波会像海潮一样汹涌。

最后,“竟携党与同舟去,不悔空挥百万金”,这里的“党与”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和同伴,他们一同离开这个困苦的地方。诗人表示,即使在这场逃亡中耗费了大量财富,他也不后悔,因为他终于摆脱了困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困境的痛恨、对现实的无奈、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的渴望。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