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月夜穆中丞席和主人

羌竹繁弦银烛红,月光初出柳城东。
忽见隐侯裁一咏,还须书向郡楼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宴会的场景,充满音乐、烛光和月色交融的浪漫氛围。

前两句"羌竹繁弦银烛红,月光初出柳城东"用生动的画面感带我们进入现场:宴会上各种竹制乐器奏响繁复的旋律,银色烛台映着红烛,此时月亮刚刚从柳城东边升起。这里"羌竹"指代各种竹制乐器,"繁弦"形容音乐丰富,"银烛红"的对比色让画面更鲜明。

后两句"忽见隐侯裁一咏,还须书向郡楼中"笔锋一转:忽然看到一位隐士(隐侯)即兴创作了一首诗,这么好作品应该题写在城楼上让更多人欣赏。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宴会中有文人雅士现场作诗,二是这首诗确实写得很好,值得公开传颂。

全诗最妙的是动静结合——前两句写热闹的宴会和静谧的月色形成对比,后两句从众人欢宴转到个人诗作,再联想到公众展示,这种由闹到静、由私到公的转折,展现了古代文人雅集中"以文会友"的典型场景。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