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傍晚的闲适画面,用简单明快的语言传递出轻松愉悦的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雨过天晴后的邀约场景:长乐宫的花枝上雨滴刚刚消散(暗示天气转晴),江城傍晚的景色正好适合邀请朋友相聚。这里用"雨点销"的细腻观察和"好相邀"的直白表达,瞬间拉近读者与诗意的距离。
后两句通过两个精巧的细节展现江南特色:春楼的雕花门锁随意开着("葳蕤锁"指装饰华丽的锁具),绿莹莹的河水蜿蜒流过九曲回环的小桥。诗人不直接写人物活动,却用"不闭锁"暗示主人的好客,用"回通"二字让静止的桥有了流动感,这种留白手法让画面更富想象空间。
全诗就像一张随手拍下的江南生活照:雨后的花、暮色中的城、敞开的楼门、弯弯的河道,看似平常的四个镜头组合起来,却让人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水润清新与闲适自在。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捕捉到了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刻。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