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 感小青传(壬午)

红颜竟销绝世,志西湖一恨。
泪成血、都染林梅,入地还化秋磷。
由今说、孤山轶事,幽窗冷雨劳争问。
是来嫔南国,婵娟队中才俊。
派别鸳俦,命乖狮舞,痛含娇被困。
空园寂、鹃怨蛩伤,松岚愁和吟韵。
漫登楼、帘垂复卷,泪鸿悄、寄书难信。
窥池语,素影先捐,许清波浸。
繁思知乱,狂疾求添,娣姨苦致讯。
奈忍得、人前欢笑,暗边悲泣,衣但随宽,粉徒教褪。
花飞莫上,水流无返,情生情死当何是,记他时、梦里春风谶。
愿为并蒂芳莲,稽首慈云,肯洒滴雨垂润。
牡丹亭话,倩女离魂,叹此情不禁。
独永谢、良缘非分,絮果兰因,纵免黄尘,终埋青鬓。
风流待寄,真真同叫,常留图面凭认取,慕倾城应由荀香殉。
初如从乞经尼,活到中年,怜他则甚。

现代解析

这首《莺啼序》以古代才女小青的悲剧故事为背景,用凄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红颜薄命的哀婉故事。

全词分为四个层次:
1. 开篇直指红颜薄命的悲剧核心,用"泪成血染林梅"这样强烈的意象,暗示主人公生命的凋零。西湖和孤山的典故,点出故事发生的地域背景。

2. 接着描写主人公被困的处境。"空园寂"、"鹃怨蛩伤"等意象营造出孤寂压抑的氛围。"帘垂复卷"的细节,生动表现了主人公坐立不安的心境。

3. 中间部分刻画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她强颜欢笑却暗自垂泪,身体日渐消瘦。"花飞莫上,水流无返"的比喻,道出她对命运的无奈。

4. 结尾用"牡丹亭"、"倩女离魂"等典故,将小青的故事与经典爱情悲剧相提并论。"终埋青鬓"预示了悲剧结局,而"常留图面凭认取"则表达了希望美好形象永存的心愿。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些生活化的细节描写,比如"衣但随宽"(衣服越来越宽松,暗示消瘦)、"粉徒教褪"(擦粉也掩饰不了憔悴),这些描写让古代女子的痛苦变得具体可感。作者用"花"、"水"等自然意象象征生命的流逝,用"梦"、"图"等虚写手法表达对永恒的渴望,虚实结合间展现了深沉的悲悯之情。

这首词的精髓在于:通过一个古代女子的个体悲剧,折射出封建时代才女群体的共同命运,在哀婉中蕴含着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