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梅岭

引领梅关望广州,香山犹在碧云头。
东篱有菊思陶令,北阙无人荐马周。
松柏后彫知耐雪,芙蓉初出尚惊秋。
行藏在我谁拘束,为爱虚名博远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至梅岭》表达了作者站在梅岭眺望广州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有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展现出洒脱的人生态度。

开头两句写实景:作者站在梅关(梅岭上的关口)遥望广州方向,看到远处的香山(可能是广州的山名)依然高耸入云。这里用"碧云头"形容山势高峻,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是作者的心理活动:看到菊花想起陶渊明(陶令),暗示自己也有归隐之心;"北阙无人荐马周"用唐代马周怀才不遇的典故,表达自己无人举荐的遗憾。接着用"松柏耐雪"和"芙蓉惊秋"两个比喻,既赞美了松柏的坚韧品格,也流露出对芙蓉(可能自比)初入仕途的忐忑。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作者宣称"行藏在我"(进退由自己决定),不愿被世俗约束,表面说是为了"虚名"远游,实则透露出洒脱不羁的真性情。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恰恰展现了古代文人既想建功立业,又向往自由的两难心理。

全诗语言平实但意蕴深厚,通过眼前的景物引发联想,将写景、用典、抒情巧妙结合,最后以旷达之语作结,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