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重访旧地却找不到故人的怅惘心情。
前两句"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写得特别朴实。诗人想打听当年的往事,可是连在田里干活的农人都不知道。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时间过去很久了,久到连当地人都不知道往事;二是诗人内心藏着很多想倾诉的回忆,却找不到可以诉说的人。
后两句"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用景物来衬托心情。河堤上的柳树还在,柳条依然低垂,就像当年一样。但物是人非,柳树越显得生机勃勃,就越反衬出故人不在的失落。"空馀"二字特别妙,既说堤上只剩下柳树,也说诗人心里空落落的。
整首诗用最平常的语言写出了最深沉的情感。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回到老地方,发现景物依旧,可当年一起的人却不见了。这种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用二十个字就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最后柳树的意象,既点明了季节(可能是春天),又象征着绵长的思念,读来余韵悠长。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