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吟

我家海上之青山,山头白云时往还。
藤捎细月行花里,水溅空岩洒竹间。
仙源有路春长入,石屋无门夜不关。
踏花只共野人语,荡桨真如沙鸟闲。
自从奔走江南道,马蹄半入红尘老。
生平耳目非我有,俯仰眉妩向人好。
岁月其如石火何,却逐浮名丧至宝。
昨梦丘中人,题书寄深省。
既报青山空,复言白云冷。
山空云冷胡不归,荒猿叫破秋天暝。
四明回合无风尘,八窗高敞开星辰。
洞箫泠泠响空碧,凌云一唤樊夫人。
樊夫人,偕云华。
不知何年栖紫霞,十洲三岛俱为家。
粲然忽启玉齿笑,笑我不归寂寞羞桃花。
桃花烂熳红映天,垂杨婀娜春风前。
野麛乱饮幽涧水,仙鼠倒挂洞门烟。
偶因骑马冲泥去,忆得铺花扫石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隐居山林到被迫入世,最终又渴望回归自然的心路历程,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荡桨真如沙鸟闲")描写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他用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海上青山、白云缭绕的美景,细月挂在藤蔓上、溪水溅在竹间的幽静画面。这里的生活自由自在,可以和野人聊天,划船时像水鸟一样悠闲。

第二部分("自从奔走江南道"到"却逐浮名丧至宝")写诗人被迫离开隐居生活,在红尘中奔波。马蹄踏遍江南,耳朵眼睛都被世俗之事占据,不得不对人陪笑脸。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如火花,为了虚名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第三部分("昨梦丘中人"到最后)通过梦境表达对归隐的渴望。梦中有人写信提醒他山中空虚寒冷,暗示他应该回去。诗人想象回到四明山后,可以敞开窗户看星星,听洞箫声响彻碧空。最后用烂漫的桃花、垂柳、饮水的野鹿、倒挂的蝙蝠等意象,描绘出令人向往的山居生活。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手法突出隐居与入世的巨大反差
2. 自然意象生动传神,如"藤捎细月"、"水溅空岩"等描写极具画面感
3. 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4. 结尾的梦境和想象给人美好憧憬,留下回味空间

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追逐名利可能让人失去最宝贵的自由和本真,而简单自然的山居生活才是心灵的归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