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中秋夜在异乡思念恩师的心情,充满游子的孤独感和对团圆的渴望。
前两句"西风催唱异乡歌,客里光阴一霎那"用西风象征漂泊,说在异乡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又是中秋。这里"异乡歌"暗示思念之情,"一霎那"突出时光飞逝的感慨。
中间四句描写中秋月色。"不毛烟瘴"指岭南湿热的环境,但今夜月光特别明亮,连瘴气都消散了。"天香"指桂花香,"金粟"是桂花的别称,说月光下桂花香气弥漫。"绛河"指银河,秋分时节的银河将夜空一分为二。这几句用明亮的月光反衬游子的孤寂。
最后两句"闻说琼楼寒更甚,且将水调学东坡"最动人。诗人听说月宫(琼楼)比人间更冷,于是学着苏轼(东坡)在中秋夜写《水调歌头》来排解愁绪。这里既表达了对老师的思念,也展现了中国文人以诗词慰藉心灵的传统。
全诗妙在将岭南的中秋夜景与思乡之情自然融合,最后用苏轼的典故,既典雅又亲切,把漂泊在外的文人情怀写得深沉而不失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