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雕琢玉石比喻人才的培养过程,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析:
开篇用"已沐识坚贞"说这块玉料本质坚硬纯洁,但"器未成"点明它还需要雕琢,就像有潜力的人需要培养。接着用"辉山""散璞"的对比,说原石只有经过开凿才能展现价值,如同人才需要被发现和打磨。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雕玉过程:"玷灭""瑕消"指工匠精心去除杂质,"虹气""水容"形容玉石逐渐透出光泽。这里把人才培养比作精细的工艺,需要耐心修正缺点,才能焕发光彩。
后四句用"冰光""月魄"等清爽的意象,展现成品玉器的高雅。最后"瑚琏"(古代祭器)的比喻,寄托了作者对人才终成大器的期待——就像精心雕琢的玉器最终会被郑重捧起,与珍贵礼器并列。
全诗把"育人"这个抽象概念,通过雕玉过程具象化:从发现原料、去除瑕疵、精心打磨到最终成器,每个步骤都对应人才成长的阶段。最打动人的是字里行间对"器未成"时的怜惜,和"终成器"时的欣慰,让读者感受到培养者的用心与期待。
浩虚舟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穆宗长庆二年(822)登进士第。后复中宏词科。事见《元和姓纂》卷九、《登科记考》卷一九。《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