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lù)竟亡秦。
船沉巨鹿:指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秦军主力。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zhú)臣。
范增一去: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灵均:屈原字灵均。《楚辞.招魂》,据说是宋玉为屈原招魂而作。 以此暗喻作者自己对项羽的悼念。
注释
剑舞鸿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船沉巨鹿:指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秦军主力。
范增一去: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招魂”句:灵均,屈原字灵均。《楚辞.招魂》,据说是宋玉为屈原招魂而作。 以此暗喻作者自己对项羽的悼念。
赏析
咏史怀古诗历朝历代就是文人诗词中的重要一部分,对项羽——这位褒贬不一的霸王的评断更是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如宋《夏日绝句》(李清照)、《题乌江项王庙诗》(王安石)、唐《题乌江亭》(杜牧)、明《书项王庙壁》(万象春)都是其中名篇,当然也包括本诗。
本诗开篇中规中矩,首联以现实之旅为切入点,引出下文对历史的评价。之后两联引用史实,颔联一贬一褒,矛盾冲突明显,也极大地蕴含着作者本人对项羽的爱恨交加。接着,作者通过范增、韩信两位名臣的政治遭遇深刻揭示了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一去”、“原来”两词不仅给人以极大的惋惜之感。尾联笔者认为尤为出彩,作者自问自答,以宋玉为屈原作招魂暗喻自己对项羽评判之事,足见其对项羽的评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项羽的故事,通过七个场景浓缩了他传奇又悲壮的一生。
第一句写项羽死后人们为他建庙祭祀,但历史功过只能留给鬼神评判。就像我们现在对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看法一样。
第二句用两个经典故事展现项羽的霸气:鸿门宴上他本可杀刘邦却放走了对手;巨鹿之战他破釜沉舟灭了秦朝。这两个对比事件说明他既有英雄气概又错失良机。
第三句讲项羽失败的原因:谋士范增离开后没人给他出好主意,而韩信这样的人才被他赶走反而帮了刘邦。就像现代企业,留不住人才就会失败。
最后两句特别动人:江上飘来的楚歌让项羽军心涣散,这哀怨的歌声不仅是在祭奠屈原(灵均),也是在为项羽招魂。诗人把两个楚国英雄的悲剧命运联系在一起,让整首诗充满历史沧桑感。
这首诗妙在用简练的语言讲透复杂历史,像看连环画一样展现项羽的关键人生片段。最后用楚歌把古今英雄的悲情串联,让人感受到历史的轮回与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