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冒雨奔波、狼狈归来的生活场景,借此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去时冒雨连宵去,回来带水又托泥"像放电影一样,让我们看到一个在雨夜里匆忙出发,回来时浑身湿透、沾满泥巴的狼狈形象。这种画面感很强的描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那些手忙脚乱的时刻。
后两句"自怪一生无定力,寻常多被业风吹"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他感叹自己就像随风摇摆的野草,总是被生活的洪流推着走,缺乏掌控命运的能力。这里的"业风"可以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诱惑或突发状况,这些外力常常打乱我们的计划,让我们活得身不由己。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最接地气的日常场景(冒雨奔波),道出了现代人共同的生存困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像陀螺一样被各种外力抽打着旋转,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种对"身不由己"的坦诚自省,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产生深刻共鸣。
释昙华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