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台

下视红尘意眇然,翠栏十二出云颠。
纵眸愈觉心宽大,碧落无垠绕地圆。

现代解析

《月台》这首诗,从字面上理解,“月台”指的是供人登高望远的台阶或平台。诗中通过描绘一个站在月台上的人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宇宙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人用“下视红尘意眇然”来描述自己站在月台上俯瞰尘世时的感受。这里的“红尘”通常指代世俗生活,而“眇然”则表示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渺小和短暂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慨。

接着,“翠栏十二出云颠”描绘了月台上栏杆的设计,十二个栏杆如同十二座山峰般耸立在云端之上。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建筑的宏伟,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挑战。

“纵眸愈觉心宽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高处远眺时心境的变化。他的视野变得更加宽广,心胸也随之开阔。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经历了一些挫折或困难之后,开始以一种更加宽容和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最后,“碧落无垠绕地圆”则是对天空的描述,暗示着宇宙的广阔和无限。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总的来说,《月台》这首诗通过对月台这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他通过站在月台上的视角,表达了对尘世的渺小和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起伏和挑战的豁达态度。同时,他也对宇宙的广阔和无限充满了敬畏之情,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