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宿峡
帝子昔采竹,远游兹栖遁。
芙蓉对面青,白云飞不尽。
乔松经千霜,蟠株覆层巘。
猿磴风中开,鹤巢烟际隐。
琤瑽一斛珠,天半泻虚牝。
迅波走不停,混涵接海唇。
到此始一束,造化巧枢楗。
山空樵响答,日落橹声紧。
望望飞来寺,晻霭松门晚。
芙蓉对面青,白云飞不尽。
乔松经千霜,蟠株覆层巘。
猿磴风中开,鹤巢烟际隐。
琤瑽一斛珠,天半泻虚牝。
迅波走不停,混涵接海唇。
到此始一束,造化巧枢楗。
山空樵响答,日落橹声紧。
望望飞来寺,晻霭松门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壮美画卷,充满仙气和自然生命力。
开头提到"帝子"(传说中舜帝的两位妃子)曾在这里采竹,暗示此地历史悠久、充满神话色彩。诗人用"芙蓉青""白云飞"等简洁的意象,勾勒出青山白云相映的清新画面。
接着描写千年古松盘踞山崖,猿猴在风中攀爬,鹤鸟在云雾中筑巢,展现出大自然的野性与灵动。"琤瑽一斛珠"形容瀑布如珍珠般倾泻而下,水流奔腾不息,最终汇入大海,突显了山川的壮阔气势。
最后部分转向人间烟火:山中樵夫的砍柴声与回声交织,日落时分船桨划水声渐急。遥望飞来寺在暮色中若隐若现,松林间的山门更添幽静。
全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飞瀑与古松、猿啼与鹤隐),将神话传说、自然奇观和人间生活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这片山水既神秘又亲切的双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