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感八首(以下桂林作) 其三
巍巍汉高皇,应运肇丕基。
相承六七叶,大业忽中衰。
新莽逞奸谋,暂将炎鼎移。
南阳真人出,群雄翕相随。
冰合滹沱河,天意已可知。
况有赤伏符,暗与休运期。
云台有遗烈,千载起予思。
相承六七叶,大业忽中衰。
新莽逞奸谋,暂将炎鼎移。
南阳真人出,群雄翕相随。
冰合滹沱河,天意已可知。
况有赤伏符,暗与休运期。
云台有遗烈,千载起予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汉朝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的故事。
开头说汉高祖刘邦顺应天运建立了汉朝基业("巍巍汉高皇,应运肇丕基")。传了六七代皇帝后("相承六七叶"),国家突然衰败("大业忽中衰")。这里说的是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的事。
接着讲王莽("新莽")用奸计("逞奸谋")短暂夺取了汉朝政权("暂将炎鼎移")。"炎鼎"指汉朝的统治权,因为汉朝崇尚火德。
然后转折说南阳的刘秀("南阳真人")出现,各路英雄都来追随他("群雄翕相随")。诗中用"冰合滹沱河"这个典故:刘秀被追兵追赶时,滹沱河突然结冰让他渡河脱险,说明天意要帮助他("天意已可知")。
"赤伏符"是当时流传的预言书,暗示刘秀命中注定要当皇帝("暗与休运期")。最后说云台阁上记载着这些功臣的事迹("云台有遗烈"),让千年后的诗人深受启发("千载起予思")。
整首诗通过汉朝的兴衰故事,表达了"天命所归"的思想,也寄托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复杂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让读者感受到历史变迁的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