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闲适宁静的生活画面,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悠然自得的心境。
首句"寂寂柴门可设罗"用柴门冷清到可以张网捕雀的夸张说法,突出环境的幽静无人打扰。第二句"唯馀柳色许相过"笔锋一转,说只有柳树的绿色愿意来作伴,把柳树拟人化,显得格外亲切。
后两句转入更生动的细节描写:半卷的帘子外传来欢快的鸟鸣,诗人悠闲地看着香炉升起的烟缕像发髻般盘旋。这里用"篆髻螺"这个形象的比喻,把无形的烟写得有形有态,可见诗人观察之细腻。
全诗通过柴门、柳色、鸟鸣、炉烟这些日常元素,构建出一个远离尘嚣的夏日空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对细微生活场景的捕捉,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平淡中的诗意,展现了古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审美情趣。
张九成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