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译文及注释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自从风雷震动了大地,白骨精便从白骨堆中衍生了出来。
一从:自从。精生白骨堆:指的是白骨精。《西游记》中说白骨精是从白骨堆衍生出来的。

僧是愚(yú)(méng)犹可训,妖为鬼蜮(yù)必成灾。
唐僧虽是个受迷惑的糊涂人但是还能教育争取,妖精是鬼怪将必然带来灾难。
僧是愚氓犹可训:僧指的是唐三藏,或者称作唐僧。愚氓:是蠢人的意思,这里指受迷惑的糊涂人。训:教育,争取。鬼蜮:鬼怪。蜮:传说是一种害人的妖虫,能含沙射人,射着人的影子都能使人生病,“含沙射影”成语便出于此,鬼即“为鬼为蜮”,出自《诗经》,指鬼怪的阴险善变,作恶多端。有时不作正面攻击而侧面伤人。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孙悟空奋勇挥起金箍棒,从此天地澄清,万里无尘。
金猴:孙悟空。千钧: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相当于十五公斤,千钧:不是实指,言其极重。玉宇:宇宙。埃:尘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今天我们要欢迎孙悟空这位齐天大圣,只因为妖魔重新又到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风雷震动了大地,白骨精便从白骨堆中衍生了出来。
唐僧虽是个受迷惑的糊涂人但是还能教育争取,妖精是鬼怪将必然带来灾难。
孙悟空奋勇挥起金箍棒,从此天地澄清,万里无尘。
今天我们要欢迎孙悟空这位齐天大圣,只因为妖魔重新又到来。

注释
一从:自从。
精生白骨堆:指的是白骨精。《西游记》中说白骨精是从白骨堆衍生出来的。
僧是愚氓犹可训:僧指的是唐三藏,或者称作唐僧。
愚氓(yú méng):是蠢人的意思,这里指受迷惑的糊涂人。
训:教育,争取。
鬼蜮(guǐ yù):鬼怪。蜮:传说是一种害人的妖虫,能含沙射人,射着人的影子都能使人生病,“含沙射影”成语便出于此,鬼即“为鬼为蜮”,出自《诗经》,指鬼怪的阴险善变,作恶多端。有时不作正面攻击而侧面伤人。
金猴:孙悟空。
千钧: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相当于十五公斤,千钧:不是实指,言其极重。
玉宇:宇宙。
埃:尘埃。

创作背景

苏联赫鲁晓夫统治集团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步骤,恶化了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在1960年7月,苏联突然撤走援华专家,撕毁中苏合同,挑起中苏边境纠纷。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召开苏共二十二大。1961年11月17日,毛泽东便写下了这首《七律·和郭沫若同志》,用艺术的形式概括和总结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斗争规律,给共产主义战士指明了斗争的策略。

赏析

本诗的艺术特点主要是采用借喻等手法,形象地揭示出写诗的目的,蕴意丰富,很有吸引力。诗词语言精练,比喻恰当,想象丰富,寓意深刻。

首联这两句诗,借用神话小说的内容,写白骨精的生成。用这一生动而形象的比喻,科学地概括了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斗争规律。“一从”和“便有”两个词相呼应,强调出两个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自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兴起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风暴雷霆之后,就产生出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势力,这些就像从一堆腐朽的白骨中化生出妖精来兴风作浪一样。

这两句诗是针对郭沫若诗中“千刀当剐唐僧肉”说的。“僧”,指剧中的唐僧。他错误地惩罚了斩妖除魔的孙大圣,三度放过了白骨精。但他只是属于辨不清敌友,误把变化成人样的白骨精当做朋友,受了欺骗和蒙蔽,而不是与白骨精同谋陷害孙大圣的。同时,唐僧自己也是受害者。诗人一个“愚”字,便简练地点出了这一点。僧与妖一作“犹可”,一作“必成”,十分准确地点明他们应持的本质,以及我们对他们的不同态度。

戏中的白骨精尽管是那样诡计多端,但终究逃脱不了“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最后的下场只能是被“金箍棒”打得粉身碎骨,其所制造的千里妖雾尘埃被扫灭,而使太空得到了澄清。很显然,是借此比喻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也可能在一个时期内气焰嚣张,制造什么千里尘、万里埃,但到头来只能像白骨精那样落得一个可耻的下场。

与开头相呼应,运用借喻的修辞方法。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之所以再一次受到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热烈拥护,就是因为世界上又出现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他们又兴妖作怪起来了,人民希望真正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再一次把妖雾澄清,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向前进。“今日”、“又重来”这些字眼的运用,巧妙地和首联相呼应,再一次深刻地揭示出当前这场斗争,实质子上是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之间的斗争在新形势下的继续。

这首诗同郭沫若的原诗都是通过比喻来说明道理的。即使不加注释,在了解当时形势的情况下人们也可以看出诗中说的道理。这同全诗形成了一个比喻系统有关。因为这个比喻系统中作为喻体的人物与相关情节为人们所熟知,诗人巧妙地利用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人物、情节言事,所以显得既含蓄又明显。当然,这当中也有诗人在原故事情节基础上的想象拓展,如以“风雷”喻共产主义运动,以“玉宇”喻全世界等,但又与传统的比喻习惯相合,故显得自然贴切,不待解释,即可意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是《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政治寓意的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分析:

1.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这句诗描绘了社会变革的场景。一旦大地上发生风雷(象征变革),就会有无数英雄人物涌现,他们像精一样充满活力,他们的白骨会堆积如山。这里的“精生白骨堆”既表达了英雄们的牺牲,也暗示了革命斗争的激烈和残酷。

2.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这句诗揭示了社会变革中的两种对立力量。诗人认为,愚蠢的僧侣(象征保守势力)虽然可以教育引导,但那些邪恶如妖魔的力量一定会带来灾难。这里,“僧是愚氓”反映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批评和警惕,“妖为鬼蜮必成灾”则表达了对邪恶势力的强烈警告。

3.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这里的“金猴”指的是孙悟空,他是《西游记》中的主角,象征着勇敢、智慧和力量。“奋起千钧棒”表达了孙悟空挥舞金箍棒、扫除一切障碍的决心和力量。“玉宇澄清万里埃”则描绘了经过斗争后,社会如一片洁净的天空,尘埃被扫除的景象。

4.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形势的担忧和对孙悟空的呼唤。尽管当前社会有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和挑战(如“妖雾又重来”),但人们仍然欢欣鼓舞地欢迎像孙悟空这样的英雄人物出现,因为他们有能力扫除障碍,恢复社会的正义和秩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寓言,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诗人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扬和敬仰,也表达了对保守势力和邪恶势力的警告和批判。这首诗充满了激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