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禅师远离繁华、回归简朴的生活场景,语言平实却充满禅意。
前两句"老禅不打鼓山鼓,送老来看雁范山"是说老禅师不再敲打寺庙的鼓(象征放下宗教仪式),晚年选择来到雁范山这样自然的地方。这里的"不打鼓"可以理解为不再执着于形式化的修行。
后两句"杰阁重楼都不见,溪边茅屋两三间"用对比手法展现环境变化:繁华的高楼大厦完全看不见了,只有溪边几间简陋的茅草屋。这既是对实景的描写,也暗喻禅师放下了世俗的浮华,选择了返璞归真的生活。
全诗通过"鼓山"与"雁范山"、"杰阁重楼"与"溪边茅屋"的对比,表达了追求心灵自由、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放下外在形式、在简单生活中寻找真谛的智慧,就像现代人常说的"少即是多"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