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磬

制因无句巧,质从泗水旁。
象物还同矩,论音本协商。
治成观兽舞,声起应鸾翔。
招仙鸣汉代,为灵锵鲁堂。
鸿毛说本诞,石室辨难详。
唯有升歌际,能为众乐纲。

现代解析

这首《咏磬》是一首歌颂磬(一种古代打击乐器)的诗。通过诗歌,作者表达了磬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地位。

首句“制因无句巧”指的是磬的制作工艺精细巧妙,没有多余的装饰,突出了其质朴之美。

“质从泗水旁”则是说磬的材质来自泗水附近,泗水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圣地,强调磬的质优。

“象物还同矩,论音本协商”是赞美磬的形状和音质的和谐统一,如同用规矩画出的正方形,音质也能让人感觉舒适。

“治成观兽舞,声起应鸾翔”描绘了磬在正式场合中的使用场景,磬声能伴舞兽舞,也能与鸾鸟(传说中的神鸟)的飞翔声相应和,形象地展示了磬的高雅和韵律。

“招仙鸣汉代,为灵锵鲁堂”进一步描绘了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传说中它能招来仙人,在汉代宫廷和鲁国贵族家中都有其身影。

“鸿毛说本诞,石室辨难详”则是对一些关于磬的传说和记载的描述,指出这些说法可能不够准确,难以考证。

最后两句“唯有升歌际,能为众乐纲”是点睛之笔,强调在歌唱中,磬的独特地位,它能够引导和统率各种乐器,成为音乐中的核心。

整首诗通过对磬的赞美,既展现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魅力,也流露出作者对音乐和历史的深厚感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