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

一身嗟浪迹,九月更浮舟。
宿鹭依颓岸,寒花逐乱流。
江云昏带雨,市火细明楼。
漂泊孤帆暝,悠悠动旅愁(气味近杜,不在形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旅人在深秋江上的孤独与愁绪,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浓郁的羁旅情怀。

开篇"一身嗟浪迹"直接点明主人公的漂泊状态,像浪花一样居无定所。"九月更浮舟"的"更"字暗示这种漂泊已持续很久,如今秋意更添凄凉。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孤寂的基调。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江上秋景:白鹭蜷缩在坍塌的岸边休息,凋零的花瓣随湍急的江水漂流,昏暗的江面乌云裹挟着细雨,远处城楼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这些意象都带着秋天的萧瑟感——颓岸、寒花、昏云、细雨,共同营造出清冷压抑的氛围。

最后两句将镜头拉回主人公,"孤帆暝"强调暮色中形单影只的小船,"悠悠"二字既写船行缓慢,也暗指愁绪绵长。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近处的白鹭、落花,到中景的江云,再到远景的市楼灯火,最后定格在暮色孤帆上,层层推进中完成情感表达。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愁",但通过白鹭依岸、落花逐流的无助,江天风雨的压抑,灯火楼台的他人温暖与自己孤舟漂泊的对比,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深入骨髓的羁旅之愁。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正是杜甫诗歌的典型特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