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山岩

舟舣澹岩前,岩扃不记年。
台高先得月,石透可通天。
洞古依禅刹,碑残纪昔贤。
胜游回首望,林麓锁云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而神秘的山水画卷,用简单自然的语言带领读者身临其境。

开头两句像电影开场:诗人乘船停泊在澹岩前,看到古老的岩洞门扉,连岁月都记不清它存在多久了。这里用"不记年"三个字,让岩石仿佛有了生命,像个忘记年龄的老人。

中间四句用四个不同的角度展现澹岩的神奇:高台最先沐浴月光,像是VIP观景台;怪石嶙峋似乎能直通天空;古老洞穴旁静静立着禅院;残缺的石碑上留着先贤的痕迹。诗人像导游一样,带我们看月亮、望天空、访禅院、读古碑,每个画面都充满时光的魔力。

最后两句是离别的回望:当游玩结束回头再看,整片山林已被云雾温柔包裹。这个结尾特别妙,就像用云雾给整幅画盖上一层朦胧的纱巾,让人回味无穷。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的短视频:有远景(岩洞)、特写(石碑)、仰拍(通天石)、俯视(锁云烟),最后用云雾作淡出效果。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白描,自然流露出对古老山水的那份敬畏与眷恋。

文子璋

文子璋,字如斋,蜀东(今属四川)人。理宗景定五年(一二六四)游澹山岩、浯溪。事见《金石萃编》卷一三五、《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三。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