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午后余与冠吴弟登爱菊亭后塔,薄暮唤舟渡湖至江滨品茶而归
孤塔巍然矗半空,登临一览尽西东。
绵飞芦白寒难禦,锦染枫丹日尚烘。
天暮云生将酿雪,江深潮退不因风。
离乡千里身偏健,可奈匆匆岁又终。
游山已倦夕阳斜,唤渡□须兴尚赊。
一叶扁舟聊拍桨,三间矮屋试烹茶。
欲酬茗价囊如洗,归认沙堤路不差。
犹忆故乡风景好,五峰相对是吾家。
绵飞芦白寒难禦,锦染枫丹日尚烘。
天暮云生将酿雪,江深潮退不因风。
离乡千里身偏健,可奈匆匆岁又终。
游山已倦夕阳斜,唤渡□须兴尚赊。
一叶扁舟聊拍桨,三间矮屋试烹茶。
欲酬茗价囊如洗,归认沙堤路不差。
犹忆故乡风景好,五峰相对是吾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冬至时节与友人登塔、泛舟、品茶的一天,既有眼前景色的生动刻画,也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前八句写登塔远眺:孤零零的高塔耸立空中,登顶后东西风光尽收眼底。芦苇像白棉絮般飘飞却挡不住寒意,枫叶似红绸缎被夕阳染得更艳。暮色中乌云聚拢快要下雪,江水退潮是自然规律而非风吹所致。虽然离家千里但身体硬朗,只是感叹一年又要匆匆结束。这里用"绵飞芦白""锦染枫丹"这样鲜活的比喻,让冬日景物变得温暖明亮。
后八句写泛舟品茶:游玩疲倦时夕阳已西斜,招呼船夫时游兴仍未消。乘着小船随意划桨,到江边简陋茶屋煮茶。想付茶钱却发现口袋空空,但沿着沙堤回家不会迷路。最后突然想起故乡五峰山的美景——那里才是真正的家。这个转折很巧妙,从游玩欢乐突然滑入乡愁,用"囊如洗"的幽默自嘲和"路不差"的笃定,反衬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的短视频:先航拍高塔全景,再特写芦花枫叶,接着镜头转向暮云江水,最后定格在扁舟茶屋。明明在记录快乐出游,结尾却悄悄露出想家的心思,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特别打动人。诗中"可奈匆匆岁又终"的感慨,放在今天也容易引起共鸣——我们不也常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