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浦并海

海风颠狂衣袂摺,长樯巨舰去如叶。
却行小立视荒田,老翁掷杖呼妻妾。
成行再拜告官侬,旧秋潮大经短堞。
只因咸水入田来,虽筑田塍已晚哉。
官侬不知苗根透,戽水浸苗望苗秀。
日蒸水气反枯苗,不如莫种只望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边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无助求生的画面,语言直白却充满力量。

开篇用"海风颠狂"和"巨舰如叶"的对比,瞬间让人感受到台风的狂暴——连大船都被吹得像树叶一样飘摇。渔民们顶着狂风查看被毁的农田,老农急得扔了拐杖喊家人,这个细节特别生动,我们仿佛能看到老人焦急的样子。

中间部分像是老农在向官员诉苦:去年秋天的海潮冲垮了矮堤,咸海水灌进农田。这里点出灾难根源不是天灾,而是堤坝太低这个"人祸"。农民们虽然赶紧修了田埂,但为时已晚。

最扎心的是结尾部分。官员不懂庄稼,让农民继续抽水灌溉,结果烈日把盐碱水蒸发后,盐分全留在土壤里,反而把秧苗"腌"死了。最后那句"不如不种"的绝望呐喊,像一记重锤——农民们发现,与其白费力气,不如听天由命。

全诗像一部微型纪录片,用老农的视角记录了"天灾+人祸"造成的双重打击。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让人揪心,暴露出古代底层百姓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脆弱,以及官僚脱离实际的危害。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穿越时空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