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本可为祖母病行祷婺源中途五鹤导舞默有悬应歌以送之

春来曾无顷刻晴,十日九日常风雨。
鄙夫更为感时忧,浙东贼势猛如虎。
官军道上恣抢攘,居人往往尽闭户。
笪君蹑屩句容来,两足蹒跚困泥土。
自言三岁乳下儿,丁运艰难失恃怙。
白头重亲八帙馀,弗忍遗孤重摩拊。
陈情之表先我心,似诉悽然无尽苦。
奈何垂老卧沈绵,不及慈乌能返哺。
人生至孝达神明,敢以身代期疾愈。
五王联翩龙衮卷,洋洋在上谁敢侮。
清香一瓣妙感通,祥飙恍若神君语。
婺源尚隔五岭遥,白鹤便向尊前舞。
归来喜气溢里闾,鼍鼓声喧作端午。
茅山之石规玉杯,茅山之木酿玉醑。
茅家兄弟把灵芝,寿彼高堂太祖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古代文人笪本(可能是作者的名字)为祖母的病情所写,他在春天这个容易生病的时候,前往婺源(今属江西)为祖母祈福。诗中描述了他沿途的艰辛、自己的困境以及对祖母的深深思念,最后以一种超脱和希望的语调结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以下是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开头部分: “春来曾无顷刻晴,十日九日常风雨。”这两句诗告诉我们,春天常常是多变的,而诗人所处的地方更是雨水连绵,天气阴沉,这种环境很容易让人感到压抑和不适。

中间部分: “鄙夫更为感时忧,浙东贼势猛如虎。”这里的“鄙夫”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因为时局的动荡(浙东贼势猛如虎)而深感忧虑。这不仅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

“官军道上恣抢攘,居人往往尽闭户。”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官军在道路上肆意抢夺,居民们为了安全都紧闭家门。

然后转到笪君的部分: “笪君蹑屩句容来,两足蹒跚困泥土。”这里介绍了笪君(可能是诗人自己或者他的朋友)不辞辛劳地来到句容(今属江苏),他虽然步履艰难,但依然坚持前行。

“自言三岁乳下儿,丁运艰难失恃怙。”笪君自述他年幼丧父,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但因为时局艰难,无法很好地照顾他。这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困境和对母亲的依赖。

“白头重亲八帙馀,弗忍遗孤重摩拊。”笪君已经满头白发,而他的祖母已经年迈,他不愿意让祖母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这里的“摩拊”是抚摸的意思,表达了笪君对祖母的深深关爱。

接下来是诗人的感慨部分: “陈情之表先我心,似诉悽然无尽苦。”笪君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这种情感是真挚的,能够打动读者的心。

“奈何垂老卧沈绵,不及慈乌能返哺。”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弱,无法像慈乌那样反哺母亲。这里的“慈乌”是传说中的一种鸟,据说它们会反过来哺食它们的母亲。诗人用这个比喻来表达自己对祖母的愧疚和无奈。

最后部分: “人生至孝达神明,敢以身代期疾愈。”诗人认为,真正的孝顺应该感动神明,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祖母的康复。这种对孝道的执着和坚定令人感动。

“五王联翩龙衮卷,洋洋在上谁敢侮。”诗人用五王联翩、龙衮卷的意象来形容朝廷的威严和庄重,表达了他对神明的敬畏和对未来的信心。

“清香一瓣妙感通,祥飙恍若神君语。”这里的“清香一瓣”可能是指香烛或者宗教仪式中的香气,它能够传达出人们内心的虔诚和愿望。祥飙恍若神君的语,则表达了诗人对神明回应的期待和敬畏。

“婺源尚隔五岭遥,白鹤便向尊前舞。”诗人提到婺源(今属江西)距离自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白鹤却已经在他的面前翩翩起舞。这可能是一种寓意,表示尽管前方困难重重,但只要有信念和希望,就能战胜一切。

“归来喜气溢里闾,鼍鼓声喧作端午。”诗人期待着能够早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同时,他也提到端午节时节的喜庆气氛(鼍鼓声喧),这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喜悦和期待。

“茅山之石规玉杯,茅山之木酿玉醑。”这里的“茅山”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象征性的意象,而“石规玉杯”、“木酿玉醑”则可能是指用茅山特产酿造的美酒。这些都是诗人用来表达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茅家兄弟把灵芝,寿彼高堂太祖母。”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茅家兄弟(可能是指他的朋友或同乡)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健康长寿,并且祝愿自己的祖母能够享受到最高的尊荣和幸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困境和对祖母的深深思念,表达了对孝道的执着和坚定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