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刘定夫诗轴

人生不更涉,何由知险艰。
观君一巨轴,奚啻百庐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讲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

前两句"人生不更涉,何由知险艰"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亲自去经历各种事情,怎么能真正懂得人生的艰难呢?就像不亲自爬山,就不知道山路有多险峻一样。

后两句"观君一巨轴,奚啻百庐山"是诗人对朋友刘定夫诗作的赞美。意思是:看了你写的这一大卷诗,感觉比亲自爬过一百座庐山收获还大。这里的"庐山"象征着人生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
1. 强调亲身经历的重要性,纸上得来终觉浅
2. 通过诗歌可以浓缩人生百态,好的作品能让人获得超越亲身经历的感悟
3. 用"庐山"这个具体意象,把抽象的人生道理说得生动形象

魅力在于:
- 短短20个字,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关系说得透彻
- 用登山比喻人生,既贴切又容易理解
- 对朋友的赞美不露痕迹,既夸了对方的诗写得好,又升华了人生哲理

陆九渊

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