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时勉诗笺

每抚诗笺感昔贤,墨痕满目意凄然。
金瓜事惨洪熙世,木校身危正统年。
指鹿朝廷谁直道,多鱼将帅竟生还。
诸生亦见何蕃辈,肯为孤臣伏阙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一张旧诗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和对忠臣命运的叹息。

前两句写作者每次看到李时勉的诗笺,都会想起这位前贤,纸上墨迹让他感到凄凉。这里用"墨痕满目"这个画面感很强的描写,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

中间四句用两组对比揭露历史黑暗: 1. "金瓜"(皇帝仪仗)与"木校"(刑具)对比,暗指洪熙、正统年间忠臣遭遇的残酷迫害 2. "指鹿朝廷"用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讽刺满朝官员无人敢说真话;"多鱼将帅"则用《诗经》典故,讽刺本该保家卫国的将领们反而苟且偷生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提到"诸生"(学生们)像唐代何蕃那样,敢于为被冤枉的大臣请命。这里用"肯为"二字,既表达了欣慰,也暗含对当权者的质问。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善恶对照,展现了三个层次: 1. 个人层面:对李时勉遭遇的痛惜 2. 社会层面:对官场黑暗的批判 3. 希望层面:对年轻一代正义感的肯定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金瓜/木校"、"指鹿/多鱼"这些意象组合,让读者自己体会历史的荒诞与悲凉,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有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