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蜰虫》用生动的比喻讽刺了生活中阴险狡诈的小人。全诗以臭虫(蜰虫)为喻,写得既形象又深刻。
前两句写臭虫防不胜防,人们举着灯到处找它,暗示小人暗中作恶却难以防范。"阴贼"二字直接点明这类人的本质。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臭虫的特性:夏天会变瘦(暗指小人表面装可怜),整夜不睡(指暗中活动),气味难闻却善于隐藏锋芒。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臭虫叮咬让人痛痒难忍,就像小人作恶让人难受,但人们却用熏香来驱虫("罢重香"),暗讽世人只用温和手段对付小人,治标不治本。
全诗妙在把人人讨厌的臭虫比作生活中常见的小人,既写出了小人的特征(阴险、善伪装、害人),又讽刺了人们对待小人的无奈态度。语言通俗但寓意深刻,读来让人会心一笑,又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