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二首 其二
红闺翠线。
但绣得病鸳,青鸾天远。
怕听好音,两两春禽鸣春苑。
阑干万里东风怨。
剩一把、杨丝零乱。
杏花飞后,归来燕子,谢家庭院。
曾见。
银蕤冷锁,锦鞯暗、下叩琼扉葱茜。
梦浅恨深,啼轻花心流莺换。
从今妾面羞郎面。
奈重睹、柔肠先转。
瘦人天气愔愔,画檐昼暖。
但绣得病鸳,青鸾天远。
怕听好音,两两春禽鸣春苑。
阑干万里东风怨。
剩一把、杨丝零乱。
杏花飞后,归来燕子,谢家庭院。
曾见。
银蕤冷锁,锦鞯暗、下叩琼扉葱茜。
梦浅恨深,啼轻花心流莺换。
从今妾面羞郎面。
奈重睹、柔肠先转。
瘦人天气愔愔,画檐昼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哀愁,情感细腻动人。
上片以"绣病鸳"起笔,女子绣着成双的鸳鸯,却只能绣出病态的模样,暗示她与爱人分离的痛苦。"怕听好音"两句更妙——本该悦耳的鸟鸣在她听来却格外刺耳,因为成双的对的春禽反衬着她的形单影只。东风本应温暖,在她眼中却成了"万里怨",连柳絮都显得零乱不堪。杏花落、燕子归的寻常春景,在她看来都是对孤独的提醒。
下片转入回忆。曾经与情人在花树掩映的门前相会("银蕤""锦鞯"这些华美意象暗示美好过往),如今只剩"梦浅恨深"。最揪心的是"从今妾面羞郎面"——不是不想见,而是相见时已物是人非的羞惭与心痛。结尾"瘦人天气"堪称绝笔:明明是温暖春日,消瘦的人却感受不到暖意,画檐下的白昼越明媚,越显出她内心的阴郁。
全词妙在处处用乐景写哀情:绣线、鸟鸣、东风、杏花、画檐这些本该美好的事物,都成了刺痛孤独心灵的针。女子没有直接哭诉,但每个意象都在替她诉说"人不如故"的怅惘,这种含蓄的痛楚比直白的呐喊更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