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佚老庵

劳生唯有僧无事,若悟真乘老便閒。
三径园林禅况在,半庵风月道心还。
傍栏碧涧长来水,隔岸青岑不买山。
却顾群情尘土里,名牵利役自忘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讽刺了普通人被名利驱使的疲惫人生。

前四句写僧人的闲适生活:普通人劳碌一生,只有僧人真正清闲。一旦参透佛法真谛,年老时便能享受真正的安宁。寺院园林充满禅意,半间草庵里,清风明月让修行之心更加纯净。

五六句用景物暗喻修行境界:栏杆旁的溪水自然流淌(象征清净本心),对岸青山无需购买(暗指真正的财富是自然与心灵的自由)。

最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僧人回头看看尘世中的人们,发现他们被名利驱使,在红尘中奔波劳苦,却早已忘记这样的生活有多艰难。这里"自忘艰"三字尤为精妙,暗示人们深陷名利场而不自知的可悲状态。

全诗通过僧人视角,用朴素自然的意象(溪水、青山、风月)与尘世喧嚣形成反差,传递出"放下名利才能获得心灵自由"的人生智慧。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就像一位智慧老人用身边景物娓娓道来的人生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