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泗州赠同行

往来不绝千竿伞,头尾相衔两岸船。
安得楼高三万丈,与君直上看云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泗州水乡画卷,同时寄托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怀。

前两句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市井繁华:"千竿伞"像移动的森林般在岸边流动,形容行人撑伞往来的密集;"两岸船"首尾相连堵满河道,再现了码头船只穿梭的忙碌景象。这两句通过伞与船的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听到市集的喧闹声,看到水陆交通的繁忙。

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突然跳脱出现实场景:他幻想有一座通天高楼,能带着同行的友人直上云霄,远离尘嚣共赏云烟。这里的"三万丈"是夸张手法,强调对理想高度的渴望;"看云烟"既指真实的云雾,也暗喻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全诗妙在对比——地面拥挤的市井生活与空中自由的云烟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诗人既享受人间烟火气,又向往精神自由的矛盾心理。这种"身在红尘,心向云端"的意境,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再忙碌的生活中,也要保留一份抬头看云的闲情逸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