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三

独木山寮不出门,一瓶一钵送朝昏。
岩迷鸟迹千崖泣,松吼龙吟万壑奔。
掩息端如鸡抱子,爱閒屡见竹生孙。
海门月落寒潮急,准拟乘槎与共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僧人生活,充满禅意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僧人简朴的修行生活:独自住在山间小屋,几乎不出门,每天只靠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度过晨昏。这种极简生活方式体现了修行者超脱物欲的境界。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象烘托山居环境:岩石间鸟儿的踪迹若隐若现,松涛声如龙吟般在群山中回荡。僧人静修时像母鸡孵蛋般专注,闲暇时看着竹子不断生长新笋。这些意象既展现了山林的壮美,又暗喻修行需要专注与耐心。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海门月落、寒潮汹涌的景象,暗示世事无常。诗人想象着乘船与这位僧人讨论佛法,表达了对智慧交流的向往。全诗通过宁静与动荡的对比,传递出超然物外、追求真理的禅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