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意芗印谱(甲戌)
文(三桥。)何(雪渔。)铁笔世所崇,如锥画沙铜在镕。
末流徽派孰矫枉,复古六子雄浙中。
黄(小松。)奚(铁生。)陈(曼生。)蒋(山堂。)尽健者,继金(冬心。)丁(钝丁。)起声隆隆。
温莹侧媚雨不掩,下视钱(叔盖。)赵(次闲。)犹附庸。
板桥变古隶作篆,欲以别子承大宗。
孤标一帜纵不振,妙在野战能藏锋。
石如徽产殿浙派,目以正轨疑非公。
私淑何止一濠叟,倦游阁又东洲翁。
同光风尚忽一变,穰翁撝叔角两雄。
缶庐晚出号刚健,支流犷野吾所恫。
乡人篆刻不数觏,金石象玉谁能攻。
意芗使刀类使笔,惟意所造斤成风。
印人姓字入谱录,汪启淑踵周亮工。
期君继此有述作,不朽盛业非雕虫。
末流徽派孰矫枉,复古六子雄浙中。
黄(小松。)奚(铁生。)陈(曼生。)蒋(山堂。)尽健者,继金(冬心。)丁(钝丁。)起声隆隆。
温莹侧媚雨不掩,下视钱(叔盖。)赵(次闲。)犹附庸。
板桥变古隶作篆,欲以别子承大宗。
孤标一帜纵不振,妙在野战能藏锋。
石如徽产殿浙派,目以正轨疑非公。
私淑何止一濠叟,倦游阁又东洲翁。
同光风尚忽一变,穰翁撝叔角两雄。
缶庐晚出号刚健,支流犷野吾所恫。
乡人篆刻不数觏,金石象玉谁能攻。
意芗使刀类使笔,惟意所造斤成风。
印人姓字入谱录,汪启淑踵周亮工。
期君继此有述作,不朽盛业非雕虫。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就像一篇浓缩的篆刻艺术史,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带我们领略了明清以来篆刻名家的风采。
开篇先捧出明代两大标杆:文徵明(三桥)和何震(雪渔),说他们的刀法像锥子划沙、熔铜铸器般精妙。接着笔锋一转,指出后来徽派篆刻陷入僵化,直到"复古六子"在浙江崛起才扭转局面。
中间用"明星阵容"介绍清代篆刻大家:黄易、奚冈、陈鸿寿、蒋仁个个都是高手,延续了金农、丁敬的创新精神。特别夸赞他们作品温润中带着锋芒,相比之下钱松、赵之谦都显得逊色。还专门提到郑板桥用隶书笔法写篆字,虽然小众但自成一派。
后半段聚焦晚清变革:吴熙载(穰翁)和赵之谦(撝叔)各领风骚,吴昌硕(缶庐)风格雄健但有些后学者走偏成粗野。最后落到陈意芗身上,说他运刀如笔随心所欲,期待他能像前辈汪启淑那样编撰印谱,把篆刻这门艺术推向更高境界。
全诗就像带着读者逛展览,每句介绍一位篆刻大师的特点,用"锥画沙""铜在熔"这类比喻让抽象的艺术变得可感可知。最后点明篆刻不是小技,而是值得传承的"不朽盛业",升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