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雪梨寄二孙

梨乃北方来,东阳有遗种。
开花如雪洁,结实论斤重。
似闻风霜来,採摘不旋踵。
肤莹玉在手,剖之醴泉涌。
甘凉宜解酲,席上贾余勇。
甚美非耐久,糜溃失前宠。
长安疑父祖,压沙岂伯仲。
时方禁苞苴,林下喜得共。
老人齿颊寒,食指难为动。
邻墙有酒仙,双苞可持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种梨、品梨和送梨的故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祖孙温情。

开篇先交代梨树的来历——从北方移植到东阳,开花时洁白如雪,结的果子又大又重。这里用"雪洁"形容梨花,既写出纯净之美,又暗示梨的清凉特质。

接着生动描写摘梨场景:听说霜冻要来,赶紧采摘。新鲜梨子像玉石般晶莹剔透,切开后汁水像甜泉一样涌出。这里"醴泉"的比喻特别形象,让人仿佛看到梨汁流淌的样子。

然后转到吃梨的体验:清凉甘甜的梨能解酒,在酒席上让人重振精神。但好梨不易保存,放久了就会烂掉失去美味。这里通过对比新鲜和腐烂的状态,道出美好事物的短暂。

中间穿插生活趣事:长安的亲戚可能认不出这是自家梨树的后代,但和名贵的压沙梨相比也不逊色。当时官府禁止送礼,能在自家庭院分享梨子反而更自在。

最后落到温馨结尾:老人牙口不好吃不动梨,但想到隔壁爱喝酒的邻居,就挑了两个最好的梨子送去。这里"双苞"指精选的好梨,"酒仙"的称呼带着亲切幽默,展现邻里情谊。

全诗就像唠家常,从种梨到送梨,每个细节都透着生活智慧。用梨子的新鲜甜美比喻亲情友情的珍贵,又用梨子易腐提醒美好事物需要及时珍惜。最打动人心的,是老人虽然自己吃不动,仍惦记着与邻居分享的那份温情。

苏简

(?—1166)眉州眉山人,字伯业。苏迟子。以祖恩补假承务郎。徽宗宣和初调郑州司曹,累官知严州、处州。以直秘阁帅广东,措置海盗有方。以中散大夫、直龙阁致仕。有《山堂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