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朋友唐亦亭去探访一个叫"高子水居"的地方时的感慨。全诗弥漫着一种怀旧和忧国忧民的情绪。
开头两句说这个地方已经荒凉破败,很少有人来探寻它的历史了,现在重访这座水边小楼让人感慨万千。这里的"水居楼"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住过的地方。
三四句提到楼上有作者父亲题写的匾额,而当年被贬谪的忠臣曾在这里抒发忧国之情。说明这个地方承载着两代人的记忆和情感。
五六句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像虫子一样藏在家乡山水间,但不会像随波逐流的鸥鸟那样放弃自己的信念。这里的"曲蠖"指弯曲身子的虫子,比喻隐居;"浮鸥"比喻随遇而安的人。
最后两句提到屈原投江的汨罗江,说这里和汨罗江一样留下了千古遗憾,只剩下长满香草的沙洲。用屈原的典故,既表达了对忠臣的敬意,也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
全诗通过一个荒废的景点,串联起个人记忆、历史典故和家国情怀,表达了作者坚守信念、忧国忧民的情操。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中的坚守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