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拜访深山古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鲜明的画面对比,展现了红尘俗世与佛门清净的碰撞。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福建向西出发,群山连绵不断,最终在白云缭绕处发现一座寺庙。这里用"禅关"代指寺庙,暗示即将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接着特写镜头转到寺庙环境:微风轻拂岩石,黄莺慢悠悠地啼叫,古老的寺庙沉浸在春日里,连鹤都显得悠闲自在。这些描写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后四句转入内心感受的对比:游子看到春草会伤感(暗指思乡),但老僧连花开花落都不在意,凸显出僧人超脱物外的境界。最后诗人自嘲还是个被俗世困扰的凡人,整天在艰难世路上奔波。"攀跻"这个动作既指实际爬山,也暗喻人生道路的艰辛。
全诗最妙的是三层对比:热闹的红尘vs清净的禅院、多愁善感的游子vs无欲无求的僧人、诗人自嘲的"笑"vs实际生活的"难"。通过这些对比,既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之美,又流露出对超脱境界的向往,以及自知难以达到的无奈,非常真实动人。
杨紬林
杨紬林,曾为剑州节度推官(《宋诗纪事补遗》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