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仞千大师还雷峰西堂

下山分手即乘船,归去春雷振法筵。一象自奔员峤月,双雕曾运海螺天。

云垂大海蕤千朵,月落同风印大川。从此野干应避路,堂堂直辟洞宗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仞千大师)乘船离开、回归寺院的情景,展现了佛法修行的崇高境界和禅宗精神的强大感召力。

首联写实景:大师下山后立刻乘船离开,回到寺院准备春天的佛法讲席。"春雷振法筵"用雷声比喻大师讲法的震撼力,暗示他的归来将为寺院带来活力。

中间两联用神话意象和壮阔自然景象展现大师的修行境界: - "一象自奔员峤月"用大象奔向仙山的传说,比喻大师心向佛法的坚定。 - "双雕曾运海螺天"以双雕运送海螺的神话,暗指大师具有超脱世俗的智慧。 - "云垂大海蕤千朵"描绘云海如千朵莲花的壮丽,象征佛法广大。 - "月落同风印大川"写月光与江风共同印照河川,暗喻大师心境与自然合一。

尾联点明主旨:从此连狡猾的野狐(暗喻邪见)都要让路,因为大师将直接弘扬洞宗禅法。用"堂堂直辟"强调禅宗直指人心的特点,突显大师的修行成就。

全诗通过: 1. 生动的离别场景 2. 恢弘的神话想象 3. 壮丽的自然比喻 4. 鲜明的对比手法(野干避路) 层层递进地塑造出一位得道高僧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禅宗修行者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和佛法的强大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