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临江

嘉定有八祀,三月哉生明。
史子脱吏鞅,超然若登瀛。
酾酒渡清江,风帆引归程。
僮奴忽报我,重客来相迎。
推篷惊且喜,火急问姓名。
云是远近山,江湖旧有声。
各欲贽韵语,藉手论交情。
倒屣延见之,驩甚如平生。
近山属思久,伫立诗未成。
意者事工致,一字百鍊精。
远山得句易,奔走随东征。
颇似誇隽捷,搀先求献呈。
顾予虽不敏,尝试与子评。
自古文章士,大率多相轻。
二君富丘壑,气象俱峥嵘。
万世所宗仰,尹任夷之清。
譬彼兰与菊,春媚或秋荣。
底用角迟速,区区尚争衡。
端盍如奏雅,迭和韶钧鸣。
愿言酬嘉惠,托身与(自注:去。)齐盟。
扁舟劈箭飞,怀抱何由倾。
感子意勤拳,写作江上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临江遇到两位诗人朋友的故事,语言生动有趣,展现了文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

开头说作者在嘉定住了八年,三月初三这天终于卸下官职包袱,像神仙一样轻松。他乘船渡江准备回家,突然仆人报告有贵客来访。作者赶紧推开船篷一看,原来是两位江湖上很有名气的诗人朋友——"远近山"(可能是朋友的外号或化名)。

这两位朋友都想用诗作当见面礼,一个苦思冥想半天写不出来,像在雕琢每个字;另一个却灵感来得快,急着要先献诗。作者笑着劝解:自古以来文人容易互相较劲,但你们就像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菊花,各有各的美,何必比谁快谁慢呢?不如像演奏高雅音乐那样和谐共处。

最后作者说小船快得像离弦的箭,没法好好畅谈,但被朋友的热情感动,就把这次相遇写成诗记录下来。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坐船回家的日常场景,带出文人雅聚的趣事
2. 把写诗比作"赛诗会",一个像慢工出细活的工匠,一个像才思敏捷的选手
3. 通过兰花菊花的比喻,表达"文艺创作各有千秋"的豁达态度
4. 语言就像朋友聊天,有"推篷惊喜""小船劈箭"这样活泼的画面感
5. 展现了古代文人以诗会友、互相欣赏的交往方式

史弥宁

史弥宁,字安卿,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嘉定中,以国子监生莅春坊事,带阁门宣赞舍人。知邵阳。弥宁著有诗集友林乙稿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